【社會新聞】
原來AI這麼酷! 工研院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花蓮開跑闖關遊戲體驗AI科技趣
原來AI這麼酷! 工研院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花蓮開跑闖關遊戲體驗AI科技趣
2025-08-26

 

▲工研院攜手慈濟基金會在花蓮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帶著孩子進行AI科技的奇幻冒險,讓科技教育種子茁壯為科技研發的力量。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右)與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左),與孩童們共同合影。(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原來AI這麼酷!工研院攜手慈濟基金會今(8/26)日在花蓮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帶著孩子搭乘「AI奇幻列車」,進行AI科技的奇幻冒險。工研院長期推動科技教育落地在偏鄉,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科技闖關遊戲,讓花蓮孩童體驗永續與AI科技應用在生活中的創意。學童在體驗營中,透過AI音頻非破壞式檢測技術來「聽聲辨蛋」,做品質的最佳守門員,勇闖「AI棒球樂園」,體驗用AI輔助讓揮棒力道與擊球角度更精準。希望在花東發揮跨域共創的影響力,讓科技教育的種子茁壯為科技研發的力量。

 

▲工研院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在花蓮開跑,工研院與慈濟志工們化身關主,透過AI音頻非破壞式檢測技術,了解AI如何幫忙把關商品品質。(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長期關懷弱勢、偏鄉學童的科普教育,將創新科技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教材,以樂趣啟發孩童潛力,擴大他們的生活體驗,對未來產生正效益。「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已連續舉辦14年,近年來AI科技突飛猛進,科技的力量就是知識的力量,今年再次攜手慈濟基金會,集結工研院院友與志工,將工研院研發的AI應用在百工百業的成果,轉化為易理解、生活化的科普知識,透過互動式學習與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AI科技,進而拓展視野,把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成為孩童未來探索世界的動力。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表示,慈濟長年關注教育推廣,這次更希望幫助花東地區孩子拓展視野,勇敢做夢。今年特別規劃七大科技關卡,讓孩子們邊玩邊學。也期盼透過科技與公益的結合,讓孩子親手操作、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不再只是課堂知識,而是一場「真實體驗」。

 

▲工研院與慈濟基金會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在「AI棒球樂園」關卡中,孩童以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體驗AI棒球打擊練習,透過感測數據判斷揮棒力道與擊球角度,即時觀看個人打擊數據與球速分析。(圖/工研院提供)

 

今年活動共有七個關卡,工研院主管同仁們化身「關主」,在不同領域的關卡前,用心將艱澀的科技知識,變成孩子們玩得懂、用得上的「科技魔法」。例如「香氣魔法工坊:天然植萃調香師養成記」關卡,讓學童認識植物香氣如何從原料中提取與保存,體驗天然植萃製作過程,了解不同香型與氣味應用。「神奇水泥研究所:低碳建築大冒險」關卡,透過介紹AI低碳無機聚合混凝土技術,讓孩子了解為什麼「水泥也可以很聰明又環保」。「咚咚聲的秘密:AI來聽蛋破沒?」關卡,透過AI音頻非破壞式檢測技術,用AI來「聽聲辨蛋」,認識非破壞式檢測技術如何幫忙檢查商品品質。

 

此外,「手語也會說話:AI翻譯小幫手」,AI手語翻譯,體驗AI鏡頭如何即時翻譯手語,讓彼此更好溝通。認識無聲世界的語言,學習尊重與多元文化。「AI棒球樂園:擊出你的數據全壘打!」則以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體驗AI棒球打擊練習,透過感測數據判斷揮棒力道與擊球角度,即時觀看個人打擊數據與球速分析。「表情高手!AI來看你開心沒?」透過臉部情緒與手勢辨識,了解AI怎麼學會「看臉色」。「打造自己的AI水族箱:我視AI魚缸」,孩童不但可以眼睛看到哪隻魚類,畫面就出現魚類的品種與說明,更可設計AI監測系統,幫忙照顧水中魚寶寶,打造會思考的智能小生態。志工講師們看著孩子們投入的模樣與歡笑聲,也覺得很有成就感,笑說「這就是志工最好的回報!」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台中市文化局
勞動部桃竹苗
新竹縣政府
台中教育局
新竹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台中市地政局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花博
台灣好行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