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因應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為扎根金門縣社會福利服務數位轉型基礎,縣府社會處於114年近日上午9時在金門縣金城綜合社會福利館辦理「生成式AI於公務環境與社會福利的創新應用與實作」訓練,此次訓練人員有來自本縣鄉鎮公所、社會福利團體與社會處承辦同仁,共計有70人參加。
縣府社會處表示,此次訓練邀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系陳英傑助理教授主講,其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科長、內政部警政署資訊室警務正、移民署移民資訊組分析師及科長等職務,分享生成式AI- ChatGPT在公務流程使用、智慧客服與社會福利場域的實務案例與注意事項,課程內容涵蓋生成式AI基本概念、文本與圖像生成之應用,及大型語言模型在公務實務上具體落地,例如:以TAIDE-臺灣生成式AI對話引擎輔助政府智慧客服、運用AI進行個案管理與服務匹配,並建立內部知識平台以提升承辦效率等實務構想;這些案例分享都可能列為可在社會福利服務之第一線服務民眾之工作人員使用,旨在透過系統自動化與預測分析,減輕第一線人員負擔,將人力回歸到更需「人際互動」工作上。
課程中,亦將討論生成式AI在政府場域應用時風險與治理,包含可由系統產出之稽核報表,如何避免個資外洩與著作權遵循議題進行探討,以及對外揭露等原則注意事項,行政體系對生成式AI使用已提出參考指引,強調各機關不得以未經確認之AI產出直接作成行政處分或作為唯一決策依據,並應遵守資通安全與個資保護規定。
縣府陳參議祥麟表示,社會福利服務與民眾息息相關,生成式AI為地方治理與社福服務帶來「提升效率、擴大可及性」契機,但同時必須以「以人為本」與「風險可控」為前提,結合使用者需求,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與服務品質,但仍應注意個資保護措施,在涉及個人資料時,必須依個資法及資安規範執行分級去識別化處理,期望參訓學員能建立起對於人工智慧AI正確的觀念,提升對AI之素養,並對目前生成式AI迅速發展有全新理解與認識,未來將推動AI及數位科技於社會福利領域應用,以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打造更智慧、更高效服務環境。(金門縣政府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