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農業】
國研院20週年暨展望20高峰會 持續落實4大任務引領臺灣科研與科技產業永續發展
國研院20週年暨展望20高峰會 持續落實4大任務引領臺灣科研與科技產業永續發展
2023-07-11

 

▲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院慶暨展望20高峰會。圖前排左起:政大校長李蔡彥、台大校長陳文章、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行政院長陳建仁、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數發部次長闕河鳴、國研院院長林法正、中大校長周景揚。圖後排左起:國研院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國研院國震中心主任周中哲、國研院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國研院副院長林博文、國研院前院長吳光鐘、國研院前院長王永和、國研院前院長莊哲男、國研院前院長陳良基、海委會副主委洪文玲、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國科會前瞻處處長陳國樑、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潘正堂、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王兆璋、國研院半導體中心副主任邱佳松。(圖/國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國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支持大學探索前瞻科技,促成上游到中游的科技研發,同時確保上中下游到產業各階段的科技發展可以順暢地銜接。國科會轄下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是協助國科會推動上述工作的重要幫手,國研院今年成立屆滿20週年,今(7/11)日以「國研創新向前行」為主題,舉辦「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院慶暨展望20高峰會」,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期勉國研院歷了第一個20年的成長茁壯,第二個20年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幫助台灣學研界大步向前邁進,在全世界競逐領先的地位。

 

▲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圖/國研院提供)

 

陳建仁院長表示,國研院轄下有七大研究中心,過去20年,透過各中心的整合與合作,國研院有非常亮眼的表現。未來國研院應該繼續在國科會的指導下,扮演好學研界與產業界的橋梁,幫助整個科技產業發展的生態鏈順利運作。同時,國研院也應善用自己最擅長的科技力量,與更多世界各國重要的科研機構建立夥伴關係,不但可以帶動國內與國際的科技發展進步,也幫台灣做好科技外交。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致詞。(圖/國研院提供)

 

國科會主委同時也是國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董事長指出,全國科技發展要妥善分工,國研院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支援國科會,協助上游的學術界做出前瞻的研究成果,然後還要盡量把上游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銜接到新創,擔任中介的角色,這樣學術界的科研成果才能繼續往下游發展。後面就可以透過經濟部的協助,繼續轉化為科技產業,落實民生福祉。他期許國研院的全體同仁,都能知道這樣的整體布局,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扮演好自己在這整個科技發展生態系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如此就能幫助臺灣的科技研發和科技產業大步向前邁進。

 

▲台大校長陳文章演講。(圖/國研院提供)

 

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院慶暨展望20高峰會並邀請國立臺灣大學陳文章校長以「臺大學研展望與科研人才庫」發表主題演講,介紹國際上之科技發展趨勢、臺大重點學術研究、臺大與國研院合作議題,以及未來人才培育與人才延攬。接著由現任院長林法正主持「傳承與創新」座談會,邀請三位前任院長莊哲男、陳良基、王永和,針對國研院各領域重要成果、 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以及營運發展策略提供建言,希望能共同位國研院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展望20高峰會。圖左起:國研院王永和前院長、陳良基前院長、莊哲男前院長、林法正院長。(圖/國研院提供)

 

█國研院的歷史與榮耀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係於2003年6月2日正式掛牌運作,由時任國科會主委魏哲和擔任首任董事長,時任國家太空計畫室主任李羅權擔任首任院長。一開始轄下包含六個國家實驗室,經過20年時空轉換,現在國研院轄下共有七個國家實驗室,分別是: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以及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國研院成立的宗旨是配合國科會推動全國科技發展,秉持「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四大任務,以「追求全球頂尖、開創在地價值」(Global Excellence、Local Impact)為願景,並以「創新科技,守護台灣」作為營運目標,扮演國內科技人才與創新經濟所需之科技研發平台的提供者,轉譯學術研究成果,創造新興產業,貢獻民生福祉。

 

國研院成立20年來,做出許多對學術界有重大幫助的成果,例如國網中心打造了超級電腦Formosa1、御風者,到現在的臺灣杉系列,還建置「台灣高品質學術研究網路」(TWAREN),並與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合作建置100 G台灣高品質學術研究網路;海洋中心打造「勵進研究船」;動物中心早期產製全國第一隻無菌鼠,近年又成功孕育「高度免疫不全」(ASID)小鼠,並成立「國家實驗鼠種原庫」(RMRC),又建立全球第一的可調控基因轉殖大鼠技術平台;半導體中心設立晶片設計管制實驗室,又打造人工智慧系統晶片設計與驗證平台、客製化系統晶片設計平台等。

 

儀科中心長期為學術界客製前瞻研究所需之精密儀器設備,又成立國研醫材創價聯盟,透過專業分工與平台整合,建構完整的生醫研發技術服務平台;國震中心與學研界合作,開發出多項隔震、減震設施,不但造福國內民眾,也推廣至國外;科政中心擔任政府幕僚,協助政府研擬重要的科技政策,又協助國科會推動「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推動學研成果落地成為產業。以上眾多成果,皆顯示出國研院成功扮演國內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幕後英雄。

 

此外,在今年改制為直接隸屬於國科會的國家太空中心,過去20年在國研院轄下時,成功發射了福爾摩沙衛星二號、三號、五號、七號,成功扮演臺灣發展太空科技的領頭羊。

 

除了服務學研界,國研院本身也有許多傑出的研究成果,共八次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包括國網中心的「生態格網」、「DRBL & Clonezilla」、太空中心的「衛星影像處理系統發展」、「國產精密光纖陀螺儀團隊整合、技術創新與效益」、國震中心的「校舍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技術之研發」、「挫屈束制支撐技術研發與應用」、「證實臺灣活火山並創設大屯火山觀測站」,以及儀科中心的「靛青綠手術區域即時目視導引系統」。

 

除此之外,國震中心因長期推動地震工程防災科技研究並致力落實應用之努力與貢獻,榮獲20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貢獻獎;太空中心「全抗輻射光纖光源」和國網中心「智能點雲技術」先後獲得有科技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院本部和東臺傳播公司合作製播的科普影片《永不妥協-實驗室的挑戰故事》和《下一步,AI。NEXT,愛》則先後獲得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

 

未來,國研院會在國科會的指導與支持下,繼續落實執行「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這四大任務,成為臺灣科技發展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引領臺灣科技研究與科技產業永續發展,並持續向上提升。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
輔英科大
新北市文化局
中油高雄
國台交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花博
希望廣場
台灣農業故事館
北市農業主題網
台灣區製茶工會
台灣好行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