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台南垃圾危機與東區開發引關注 台南市議員曾之婕點問題提建議
台南垃圾危機與東區開發引關注 台南市議員曾之婕點問題提建議
2025-11-24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高雄月世界遭偷倒台南垃圾事件引發爭議,台南市議員曾之婕 24 日在議事廳指出,台南垃圾問題根源在於「焚化爐處理量能嚴重不足」,並對東區榮民之家舊址開發提出改進建議。​
垃圾處理方面,曾之婕表示,台南每日產生約 1800 噸一般及事業廢棄物,但現有兩座焚化爐僅能處理 1350 噸,每日缺口高達 450 噸,與環保局所稱 150 噸差距懸殊。量能倒退主因有三:審查流程僵化壓縮清運公司處理量、新公司僅分配 5 噸象徵性處理量、政策自我設限。她質疑缺口差異是技術問題還是人為因素,呼籲市府輔導合法業者,透過分類回收分擔壓力,而非僅靠法規卡關,卻對違規亂倒束手無策。​
此外,非洲豬瘟疫情加劇危機,全市廚餘須送焚化爐處理,但廚餘熱能低、水分高,拖慢焚燒速度,進一步惡化量能缺口,曾之婕要求環保局針對廚餘處理另訂辦法,且不能僅寄望明年啟用的第三座焚化爐。​
東區開發部分,榮民之家崇明路舊址規劃為「機 35」,將進行市地重劃,預計明年第一季拆舊建、2028 年上半年完工,規劃商業、住宅及公園等公設。曾之婕認為此地將成東區新亮點,盼市府打造高水準地標;同時質疑開發後增設的滯洪池佔「公 110」公園三分之二且最深達四米,合理性存疑。她還建議「公 110」公園增設有設計感、含遮陽的特色遊戲場,並強化「公 E8」公園的榮民歷史記憶設計,要求地政局重新審視規劃。​
曾之婕點出的台南垃圾與東區開發問題,皆關乎市民生活品質與城市長遠發展。垃圾量能缺口與疫情疊加,暴露市府在環境治理上的規劃不足,輔導合法業者、優化流程才是解決之道,而非被動應對。東區開發需兼顧地標打造與民生需求,滯洪池規劃合理性及公園設計優化建議,體現對空間利用與歷史記憶的重視。市府若能正視這些問題,積極調整策略,才能有效化解民生困境,推動城市良性發展。​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輔英科大
台南觀旅局
彥星
新北市交通局
台中市勞工局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希望廣場
農業易遊網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