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為強化社區防災能力,仁德區公所於 114 年 11 月 17 日、18 日分別在三甲里、仁義里活動中心,辦理「114 年度防災協作中心幹部業務聯繫會議暨防災志工教育訓練」,兩場次吸引約 200 名志工參加,16 里皆有代表出席,展現仁德區防災協作體系的活力。
活動特邀永康區自主防災種子社區李忠信里長分享經驗,詳解災害發生時,如何以防災協作中心為核心,開展緊急任務分工、物資整備發放及資訊通報鏈結等工作,現場互動熱絡。區長許博森介紹,仁德區防災協作中心設有主任、副主任、執行秘書,並下設規劃協調組、作業組、後勤支援組及財務行政組四大功能分組,各組負責災前整備、災中應變與災後復原任務;防災志工每年至少參加 1 次常年訓練,確保災時能即時投入。
許博森強調,唯有組織清晰、分工明確,並透過持續演練與資源連結,才能在災害來臨時迅速應對,守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本次會議亦針對協作中心運作細節展開討論,涵蓋資訊通報標準化、物資分配、收容場地支援及橫向聯繫等議題,現場蒐集的意見將作為後續優化工作的依據,進一步提升跨里協作默契與整體防災效率。
仁德區公所的防災訓練與業務會議,緊扣社區安全核心需求,既透過經驗分享補充實務知識,又以組織架構梳理明確分工,讓防災工作從「應急」走向「常態」。200 名志工與 16 里的參與度,顯示在地對防災的重視;針對運作細節的討論,更體現精進服務的態度。這類紮根基層的防災規劃,不僅能提升災害應變效率,更能凝聚社區共識,為打造安全韌性社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