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台南不僅有古蹟與小吃,地方創生正重塑城市面貌!市府經發局規劃「農村 × 社區 × 青年創意」主題旅遊路線,串聯七股漁村,讓民眾深度體驗漁村日常與創生成果,感受人與土地的聯結。
市長黃偉哲表示,七股是虱目魚、蚵仔重要產地,近年返鄉青年結合創意與文化,升級產業價值:既延續傳統養殖,又融入社群經營、文創品牌與教育課程,讓漁村成為生活、教育、文化兼具的場域。
行程由在地團隊「股份魚鄉」帶領,含「食魚講堂」—— 講解虱目魚從養殖到上桌的過程,傳遞漁業永續理念;還有「虱目魚文創 DIY」「蚵殼風鈴製作」,讓遊客親手將漁材化為創意作品。亮點「鹹鹹夢享村」,由大台南好生活協會活化後港國中閒置空間,以「共創共享」推動食農教育,串聯職人、農友與學校,是青年與社區創新的實驗場。
此外,位於黑面琵鷺保護區的「黑琵食堂」,用友善養殖漁獲料理,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以「以餐帶遊」讓遊客理解漁業文化與生態保護。「股份魚鄉」還提供魚塭踏查、漁產處理教學等體驗,將產地故事轉化為旅遊價值,促進社區共榮。
經發局局長張婷媛指出,這條路線串聯漁村日常、青年創意與社區活力,展現台南從土地出發的共好力量,讓民眾看見社區創生的韌性,感受土地、社群與青年共創的永續未來。
台南七股漁村創生之旅,以旅遊為載體激活在地資源,堪稱地方發展的典範。青年返鄉帶來的不只是創意,更是傳統產業與現代需求的銜接;閒置空間活化、生態與經濟平衡的實踐,讓漁村突破「僅為產地」的局限。這種「小而美」的創生模式,既保留在地文化根脈,又為社區注入經濟活力,更讓遊客從參與者變為文化傳遞者。期待台南持續推廣此類路線,讓更多地方藉由創生綻放獨特魅力,實現文化、生態與經濟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