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為強化城市治安,築起堅實的「全民識詐、智慧守護」安全防線,高雄市政府於昨(27)日召開114年第5次治安會報。高雄市長陳其邁在會中明確指示,必須針對當前施政重點中的詐欺犯罪加強查緝,並特別表揚在第一時間察覺異狀、成功阻詐的金融機構及地政事務所人員,肯定他們透過跨機關即時聯防機制,展現出警銀聯防、全民識詐網絡的初步成效。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局長林炎田在報告中指出,隨著社群平台與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詐騙集團手法不斷推陳出新。根據警方數據分析,高雄市在114年9月間高發的詐欺手法,前三名分別為「假網拍」(佔全般詐欺比率29.55%)、「假投資」(11.98%)及「假交友-投資詐財」(8.10%)。值得注意的是,高額財損(新臺幣500萬元以上)的案件類型,則以「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財」以及「假冒機構或公務員詐財」居前三名。這些數據明確揭示,犯罪集團仍持續利用新興通訊和社群軟體,以「交友」或「投資」名義誘騙民眾。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花招,警方必須持續強化科技偵查量能與全民防詐意識。
局長林炎田也特別提醒,中央即將發放「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呼籲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慎防犯罪集團假冒「政府通知」發送釣魚簡訊或網路連結。民眾切勿點擊或輸入個人帳號資訊,以免造成財產損失。若有任何疑慮,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諮詢與查證。
在主動查緝方面,高雄市警方積極建置「可疑金流預警中心」及「高風險金流阻詐通報網」,運用科技平台串聯金融機構、地政單位與檢調機關,共同監控異常金流與可疑交易行為,達到事前預警、即時攔阻的效益。其中,「可疑金流預警中心」自112年間與臺灣高雄、橋頭地方檢察署合作以來,已通報642件可疑帳戶,成功攔阻346位被害人,攔阻金額累計近新臺幣2億2,700萬元。
此外,全國首創的「LINE高風險金流阻詐通報網」做為即時通報的智慧工具,自114年5月上線迄今,已有本市678間金融機構、12間地政事務所、近1,300位從業人員加入預警行列。在金融聯防臨櫃阻詐機制方面,成效更是亮眼。本年截至9月底,高雄市各金融機構與警方聯手,已即時介入並成功攔阻1,897起臨櫃匯款案件,阻詐金額高達近14億5,0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顯見行員的主動關懷與警方即時支援的合作模式已發揮關鍵作用。
針對近年詐騙集團招募外籍人士以觀光名義來臺擔任「車手」的犯罪率遽增趨勢,高雄市警方也積極運用科技強化執法。警察局外事科領先全國,與內政部移民署建立跨機關數位調閱窗口,並由刑事警察大隊開發智慧調閱系統,加速比對、辨識並設定境管,有效提升犯嫌拘提與羈押率。經統計114年本市警方查獲外籍ATM熱點車手35人,其中拘提逮捕11人、羈押9人,羈押率突破8成,成果斐然。未來警方將進一步透過情資共享與跨機關合作,嚴密封鎖外籍車手犯罪集團的犯案路徑。
防詐工作是長期且艱鉅的挑戰,高雄警方已轉守為攻,執行「潛在被害人查找計畫」,針對假投資案件的潛在被害人主動關懷。114年共派案1,814件,經由轄區員警逐案聯繫並分析疑似受騙樣態,成功勸導1,119人主動報案,將防詐策略從「被動受理」轉為「主動喚醒」,及時防止民眾蒙受更大損失。同時,透過教育局、社區發展協會、宗教團體及民間企業社團等多元管道,舉辦校園講座與社區宣導活動,並利用社群媒體發布識詐貼文,結合「打詐儀錶板」的每日真實案例故事融入生活,持續強化全民識詐能力。
「打詐高雄隊」的跨機關整合,已逐步形成警銀聯防、全民識詐的堅實防線。未來高雄市將持續結合科技偵查、智慧監控與即時預警機制,深化金融防詐能量,打造「全民識詐、智慧守護」的城市典範,讓高雄成為詐騙難以立足、警民攜手共守的安全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