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為鼓勵身心障礙朋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並號召大眾成為其支持夥伴,伊甸基金會連續 12 年舉辦「無障礙生活節」,今年台南場率先於 4 日下午 2 點在水交社文化園區登場。
現場規劃近 50 攤美食市集、「人生迷宮」親子闖關,更首度推出「DIY 小教室」,由數位身障朋友擔任「神隊長」,帶領民眾手作艾草條,生動詮釋活動主題「我們同一 Team」。基金會期望透過活動呼籲:只要適時協助身障者、提供職業培訓,他們便能自主生活,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好夥伴。
19 歲的小泯是「神隊長」之一,她有輕度智能障礙且肌力較弱。自台南高商資源班畢業後,因社交動力不足長期居家,導致作息混亂、體力下滑。直到去年加入伊甸「幸運草小作所」,在教保老師引導下逐步適應團體生活,配合物理治療師規劃的運動計畫,不僅走路搖晃問題改善,體適能也明顯提升。如今她不僅熟練製作艾草條,還能耐心示範艾草絨按壓、成條等步驟,展現訓練成果。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黃子倢表示,身障者面臨街道落差、大眾偏見等有形無形阻礙,人生宛如「迷宮」。此次「人生迷宮」環節盼號召大眾打破高牆,強調「同理是同行,非同情」,而無障礙生活節正是一次集體「陪走」,讓身障者在 Team 力量中不再孤單,照亮前行道路。
伊甸無障礙生活節不只是一場活動,更是打破偏見、接納差異的溫暖平台。小泯從「宅家」到擔任「神隊長」的轉變,見證了適切支持對身障者的重要性。黃子倢所說的「同理是同行」,點出社會應有的態度 —— 非憐憫而是陪伴。透過這類活動,既讓身障者展現潛能,也讓大眾看見他們的力量,唯有攜手同行,才能築起真正無障礙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