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在現代科技與多元宇宙概念的影響下,人體與感知不再是單純的生理存在,而是承載思想、文化與藝術的載體。隨著科技與資本的演變,傳統的時空框架與群體意識逐漸解構。面對這樣的變遷,古老音樂是否仍能喚起人類心底的共同記憶?是否仍能成為情感的歸屬與共鳴?這些問題將在臺南市美術館的「靈魂的聲紋」音樂計畫中得到深刻的探討。
「靈魂的聲紋」音樂計畫將於2025年9月27日與29日,分別在臺南市的天壇與府城隍廟演出,邀請來自日本的吉他大師渥美幸裕(Yukihiro Atsumi)、台灣音樂家黃俊利與鍾玉鳳共同參與。演出融合古老儀式與民謠,呈現跨文化、跨世代的音樂對話,讓觀眾在現場體驗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本計畫以「靈魂的聲紋」為名,源自對古老儀式音樂的觀察與反思。音樂所蘊含的情感與能量超越文化與國界,成為靈魂的慰藉與宇宙中的辨識印記。無論是民謠中的日常歌聲,或儀式中的敬天情感,這些音樂都反映出在地人的生活軌跡與集體記憶,並在全球化時代裡成為世界共同的精神象徵。
渥美幸裕,作為「邦樂2.0」計畫的主持人,致力於將日本千年以上歷史的傳統音樂與現代吉他相融合。他將以跨文化的視角深入探索臺南的音樂脈絡,在廟會現場展現吉他與古老儀式音樂的獨特碰撞。這場演出不僅是音樂會,更是一次感官的洗禮。
琵琶演奏家鍾玉鳳則將帶來跨界音樂的表現。她在國際舞台的經歷,將琵琶音樂帶入現代與跨文化的對話中,為觀眾呈現琵琶不僅僅是傳統樂器,更能在當代音樂場域中發揮新生的潛力。黃俊利,長期致力於南管文化的推廣,則將南管音樂帶入當代生活,呈現古老音樂的現代可能性。
兩場演出選址於臺南的古廟—天壇與府城隍廟,這些地點不僅是音樂的呈現空間,也讓觀眾在歷史與當代交織的氛圍中,感受古老音樂的精神力量。透過不同音樂元素的融合,觀眾將在現場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共通性,並重新觸摸屬於自我與群體的靈魂印記。
演出資訊:
「靈魂的聲紋」聲音計畫
時間:2025年9月27日(六)19:00
地點:臺灣首廟天壇(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時間:2025年9月29日(一)19:00
地點:臺灣府城隍廟(台南市中西區青年路133號)
「靈魂的聲紋」這一音樂計畫,不僅是一次音樂演出,更是一次對跨文化融合、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深刻探索。在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時代背景下,古老的音樂與儀式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到新的意義?臺南的古廟成為這一思考的最佳場域,透過這場音樂盛會,觀眾將感受到文化的延續與共鳴。這不僅是對音樂的致敬,更是對人類共同記憶的再現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