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讓國際社會深入了解金門作為戰地前線歷史背景及兩岸局勢演變,金門縣榮民服務處近日特別協助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及法國知名雜誌《巴黎競賽》(Paris Match)前往烈嶼鄉上林村,專訪曾參與當年砲戰退伍榮民林馬騰伯伯;此次訪談由榮服處總幹事李全順率領責任區輔導員蘇俊雄及新聞承辦社工員許中威全程陪同,深入傳遞戰火記憶與和平期盼。
榮服處表示,林馬騰伯伯,出生於金門縣烈嶼鄉,自幼成長於戰地島嶼,深受軍旅氛圍薰陶,年輕時自願投身軍旅報效國家;林伯伯述說當年駐守前線時期,在一次激烈砲擊中不幸中彈,造成腿部重傷、腸子外露,情況危急,雖然經過緊急救援,幸運撿回一命,但也因此留下終身傷痛,不得不於康復後退伍。
林伯伯回憶說到「那一刻我以為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但活下來就要活得有意義」;退伍後他選擇回到家鄉,進入烈嶼國中任職,在教育崗位上默默耕耘長達28年。
林伯伯默默保存許多當年遺物,包括彈孔累累鋼盔、未爆砲彈殼體、戰時使用裝備等,至今仍細心收藏於住家,成為他一段無法抹去生命記憶;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林馬騰伯伯一邊展示這些珍貴戰地文物,一邊娓娓道來當年金門居民如何在砲火中堅守家園、與軍民共度難關。
林伯伯提到,自己住家在砲戰期間曾遭到3發砲彈襲擊,至今仍能清晰記起當時屋頂被炸開、家人驚惶失措情景。他語重心長地表示:「我們這一代的人最清楚戰爭代價,我只希望兩岸不要再戰,下一代要活在和平裡,不要再有我們這種痛苦經驗」。
榮服處說明,此次國際媒體特別來訪,不僅對林伯伯生命故事深感敬佩,也對金門居民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堅韌與智慧表示肯定;採訪過程中,記者頻頻提問關於個人創傷、家國記憶及對當前兩岸情勢看法,林伯伯皆以誠摯態度回應,展現一位戰地老兵寬闊胸懷與和平理念。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處長劉信義表示,林馬騰伯伯的經歷是金門無數榮民與地方居民縮影,他們用生命捍衛家園、以堅韌撐起戰後重建,是臺灣社會得以安定發展重要基石。
劉處長進一步表示:我們非常感謝林伯伯願意接受國際媒體訪問,讓世界看見金門歷史與榮民貢獻;金門縣榮服處未來將持續肩負起榮民照顧與歷史傳承責任,並積極向國內外推廣和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