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北區區公所17日上午在永祥里活動中心,啟動為期四週的「健康樂活・養肌場」體育活動,以提升社區長者肌耐力為核心目標。活動全系列預計吸引約 120 位長者參加,鼓勵長者踏出家門,透過規律活動增強體力、強化身心。
北區區長潘寶淑指出,北區轄內共 33 個里,截至 114 年 6 月底人口數達 125,821 人,其中高齡人口占比 19.96%,已成為高齡行政區。為因應人口老化趨勢、延緩長者身體功能衰退,區公所整合資源,並與在地青年團隊「南無南漫」合作,精心設計四堂特色課程,結合按摩、運動與呼吸引導,幫助長者提升身體覺察力、喚回感官敏銳性,進而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四堂課程各有側重:第一堂「暖身幸福肌」為開場課,透過引導長者回憶童年赤腳體驗,強化雙腳支撐與穩定性,同時開展全身肌耐力訓練與關節活化,為後續課程奠定基礎;第二堂「愛的主打歌」聚焦上肢肌力訓練,指導長者觀察肩膀、手臂活動時的緊繃或吃力狀況,連結情緒與身體反應;第三堂「巨星舞台秀」以強化下肢與核心肌群為重點,透過簡易身體功能檢測(如 ICOPE)觀察站立、行走時的力量來源,提升下盤穩定性;最後一堂「幸福好時光」則以按摩與身體覺察訓練為主,協助長者深入了解自身身體狀況,結業時還將進行成果分享,搭配衛教講座與認知促進環節,引導長者以自我照護為核心,傾聽身體需求。
潘寶淑區長表示,北區自 111 年起便陸續在各里、社區推動養肌場活動,長者參與反應熱烈。每次活動前後都會為參與者進行肌力檢測,以驗證運動成效,並透過成功案例鼓勵更多長者加入。她期望透過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不僅能提升長者肌力與活動能力,還能在日常生活中延緩老化、降低失智風險,更盼更多長者參與其中,在健康之餘,透過人際互動收穫快樂與支持,共同營造關懷互助的社區氛圍。
【新聞評論】北區區公所針對高齡人口設計的「健康樂活・養肌場」活動,兼具實用性與人文關懷。從課程規劃的階段性與針對性,到與青年團隊合作、結合肌力檢測與衛教,處處體現對長者需求的細心考量。這類在地化、常態化的健康活動,不僅能幫助長者增肌防老,更能促進社區互動,為高齡社會的健康支持體系提供了良好示範,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