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28日舉行《南臺灣工藝大展 — 生活.美學.工藝》專輯發表會,館長黃瓊瑩、策展人蕭瓊瑞教授,以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陳思瑀處長、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正堅組長等眾多官員、學者、藏家與藝術家共襄盛舉,見證這場凝聚南臺灣工藝精神與美學文化的出版盛事。
文化部部長李遠特別為專輯作序,強調「臺灣文化的主體性在多元自由的民間實踐中累積,是靠一群以一生投入雕刻、燒窯、編織的人,用心靈與雙手築起的國家文化根基」,並期盼工藝能成為生活哲學、土地情感與美感堅持的載體。
黃瓊瑩館長表示,今年恰逢館慶 70 周年,特別邀請蕭瓊瑞教授策劃該工藝大展,以工藝具象化生活美學;此次發表專輯,既是為大展留下珍貴紀錄,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策展人蕭瓊瑞教授則提到,大展參展作品橫跨 166 年、涵蓋 5 個世代藝師,是臺灣歷來最大規模工藝展,不僅是對南臺灣工藝創作的檢視,更是建構臺灣工藝史的奠基工程,「這是我畢生夢想的實現」。
據悉,該專輯共紀錄 81 位工藝師的 215 件經典作品,涵蓋 13 種工藝類別,趁館慶之際,為臺灣民眾獻上充滿工藝之美的禮物。
《南臺灣工藝大展》專輯的發表,不僅是對南臺灣百年工藝的梳理與紀錄,更讓多元工藝形式走進大眾視野。從官員到藝師的齊力參與,體現對本土文化的重視;橫跨世代的作品,承載著土地情感與匠人心血。這份專輯既是館慶賀禮,更是臺灣工藝史的重要注腳,有助於傳承工藝精神,讓大眾感受生活中的工藝之美,推動本土文化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