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文化平權的跨界共融 臺史博與蘆葦啟智中心攜手 蘆葦青年首度挑戰劇場演出
文化平權的跨界共融 臺史博與蘆葦啟智中心攜手 蘆葦青年首度挑戰劇場演出
2025-05-13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長期致力推動文化平權,13日與財團法人天主教臺南市私立蘆葦啟智中心(以下簡稱蘆葦啟智中心)舉行「藝/異聲體–有聲共創展」開幕活動,蘆葦青年們帶來「我與你的關係」環境劇場的演出,融入臺史博的空間場域,透過肢體與物件互動發出的聲響,以及精彩的舞蹈表演,訴說過去與現在的挑戰和心情,展演他們與世界互動的關係,帶給現場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臺史博自開館以來便是以「大家的博物館」為核心,自2012年起臺史博積極推動文化平權,持續提供舞臺讓特殊需求群體能參與文化活動,與大眾互動對話。與蘆葦啟智中心合作,正好實現臺史博持續推動「大家的博物館」與文化平權的精神,很開心看見蘆葦青年們跳脫過往靜態的視覺創作,首次嘗試與藝術家運用聲音與肢體共創演出,不僅能讓青年們深入探索自我、拓展潛能,也有助於提升社會對心智障礙者藝術表現的認識與理解。

蘆葦啟智中心主任李之琳表示,感謝臺史博五度大力支持提供蘆葦青年展現自己的機會,過往多為視覺靜態的藝術展覽,本次加入共融理念,蘆葦青年透過聲音及舞蹈表達內心想法、對環境的感官還有情緒抒發,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經驗,也讓大家更進一步認識蘆葦青年堅韌的生命歷程。

智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奇穎表示,今年於臺史博的展出,完全體現多元與融合的概念,人與人的交流不只透過語言,還可以運用肢體及聲音的,呈現蘆葦青年充滿力量的生命力。另外,臺南市政府社會局機要秘書林建南也感謝蘆葦啟智中心及臺史博長期協助與關懷,讓我們有機會在今天看見蘆葦青年對生命永不妥協的勇氣及勇於挑戰的韌性。

由「藝/異聲體–有聲共創展」、「我與你的關係」環境劇場表演及「聲音/肢體共融工作坊」共三大內容組成的「藝/異聲體-蘆葦青年聲音肢體藝術共融計畫」,透過突破傳統的靜態藝術展示形式,經由聲音藝術家陳昱榮引導蘆葦青年探索全新的創作方式,並與「滯留島舞蹈劇場」合作,蘆葦青年不受語言或文字能力的限制,自由釋放情感與想像力。這些成果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自我療癒與發現的過程,幫助他們與社會連結,並從中找到認同與歸屬感。臺史博為這些蘆葦青年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創作平臺,讓他們充滿自信地展示經過數月練習的成效,也期待大眾能從這些演出與創作中看到蘆葦青年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藝/異聲體–有聲共創展」即日起至114年8月3日止於臺史博窩空間展出,展覽共帶來8件作品,運用聽覺、肢體姿態、視覺、觸覺與感知層面,展出包含聲音多媒體、陶藝、平面圖像及動態影音等多元媒材成果。其中,《指尖上的聲浪》及《音的輪廓》兩件作品是藝術家與一位視聽障青年創作過程中,以影像記錄他在感知聲音時的肢體動作與表情反應,並呈現他於敲打節奏時所創作的水墨渲染畫作,觀眾得以透過視覺感受他對聲音的獨特體驗。

「我與你的關係」環境劇場也將在5月23日再次於臺史博時光車站公開表演,邀請大家來欣賞蘆葦青年的豐富創作,聆聽屬於他們最純粹的聲音,以及肢體舞蹈所帶來的身體之美。此外,為了讓蘆葦青年與民眾直接互動與交流的機會,後續將規劃兩場「聲音/肢體共融工作坊」,讓他們成為帶領民眾創作的指導者角色,搭起互相信任的橋樑,不僅有助於提升社會對心智障礙者藝術表現的認識與理解,更能強化他們的社會角色與個人成就感。

有關「藝/異聲體-蘆葦青年聲音肢體藝術共融計畫」詳情請參閱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文化平權的跨界共融 臺史博與蘆葦啟智中心攜手 蘆葦青年首度挑戰劇場演出
文化平權的跨界共融 臺史博與蘆葦啟智中心攜手 蘆葦青年首度挑戰劇場演出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西拉雅
台中市勞工局
中油高雄
台中市文化局
台中市社會局
台中市環保局
台中市衛生局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花博
希望廣場
台灣農業故事館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