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AIR 2025」論壇圓滿落幕 開創台灣空氣品質治理新紀元
「AIR 2025」論壇圓滿落幕 開創台灣空氣品質治理新紀元
2025-03-04

圖說:空氣污染管理議題聚焦論壇。

(勁報記者胡光輝/台北報導)在全球氣候變遷與空氣污染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環境部於2月24日至25日舉辦的「AIR 2025:智慧城市永續清淨空氣科技創新論壇」圓滿落幕。這場匯聚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的論壇,不僅為我國空氣品質政策注入新動能,也描繪出未來新空品政策白皮書治理藍圖,為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圖說:現場參與人員發言互動。

環境部沈志修次長於論壇總結中指出:「感謝各位公民團體的參與與寶貴啟發。我們深刻意識到,透過公民參與科技創新,運用 AI 技術與智慧網路,將有助於推動未來的空氣品質管理。接下來,我們將於 3 月底提出新的空品政策白皮書,作為制定第三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的重要依據。同時,也特別引述部長在開幕時提到規劃成立的兩個中心—人工智慧與資料治理中心、空氣品質監測與預報中心,這充分展現環境部對未來空氣品質改善的高度期許。」

圖說:沈志修次長總結致詞。

論壇首日聚焦於國際經驗分享,透過專家們深入探討空氣品質治理的最新技術與政策趨勢,從全球視野中尋求啟發;次日,討論重心則轉向國內在地挑戰,從「好空氣許願池」及「公民咖啡館」所提建言出發,聚焦未來行動重點:

空氣品質管理

• 發展與健康相關的空氣品質改善指標。

• 推動公共場所室內空氣品質智慧化監測,優先改善敏感族群常出入的場所。

• 空氣品質決策應綜合評估淨零排放路徑影響。

• 精進空氣品質小時預警與防護機制,建構空氣解析地圖。

工業空氣污染管理

• 強化環境監測系統,掌握區域排放特徵,建立有害空氣污染物高時間與空間解析度監測儀器。

• 評估受體暴露風險,分析不同污染來源貢獻並研擬減量措施。

• 針對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新興議題,優先發展標準檢測方法,調查國內可能污染來源,研擬管制規範。

交通空氣污染管理

• 透過綠色生產,提高電動車販售比例,透過ESG機制推動車隊管理,加速老舊車輛汰換。

• 優化公共運輸路網,導入智慧化車流管理與科技監控,減少車流雍塞造成的污染累積,降低民眾暴露危害風險。

• 蒐研國際上針對車輛非尾氣排放管理,導入我國推動管制的可行機制。

民生及逸散性空氣污染管理

• 針對民眾接觸的化學製品空污影響,採取管制與柔性措施。

• 加強餐飲業空污管制,推動環保友善祭祀。

• 營建工程導入低污染工法與科技化管理,建立施工機具管理制度。

• 推動岸電建置,降低船舶污染排放。

圖說:現場參與人員發言互動。

環境部表示,這場論壇不僅是學術與實務的交流平台,更是政策行動的起點!民眾諸多建言,需深化討論為具體內容,論壇討論成果納入成為未來新空品政策白皮書制定的重要依據,並強調唯有結合國際經驗、在地智慧與公民力量,才能讓清淨空氣不再只是願景,而是成為每位人民的日常。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台中市文化局
台中市社會局
麗寶樂園
台中市環保局
台中市衛生局
新北市教育局
高雄中油
新北捷運局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希望廣場
台灣好行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