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近年與澎湖縣政府合作植樹造林卓有成效,2024年發現新的海岸造林地能透由洋流作用,發揮保護澎湖杭灣珊瑚復育區的功能。4月20日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與澎湖縣政府祕書長蔡淇賢、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執行長張順來共同啟動「澎湖杭灣護漁林及珊瑚復育里海願景計畫」合作儀式,預計在三年內改善2.5公頃林地,使用慈心水寶盆並選用在地適生苗木10,000株,打造海岸複層林,並且培育8,000株珊瑚株,投放1,000塊珊瑚磚,進行群聚復育。慈心基金會首度跨地景種樹,攜手澎湖縣政府、緯穎科技、在地社區居民、潛水業者、公民科學家等多方夥伴,齊心從陸上「種樹」到海下,豐富陸域與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庇護了以海維生的社區,預計為4,000人帶來正面影響,實踐澎湖里山里海的美好願景。
「魚附林」一詞源於日本,意指在陸地上種樹可以營造魚群棲息、保護周邊漁場與漁業設施的功能。慈心基金會曾經為了復育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於2021年在其分布的大甲溪上游武陵農場啟動種樹2萬棵的造林行動,讓陸生昆蟲、落葉,成為河川生物的營養來源,實踐魚附林的概念。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受到之前種樹經驗的啟發,在與澎湖縣農漁局局長陳高樑、澎湖縣林務公園管理所所長李振綱討論後,發現造林地南方杭灣海域有漁業資源及珊瑚復育工作,也確認透過潮汐與洋流作用,能將造林地的碎屑帶往杭灣,成為計畫的緣起。
本次計畫造林地點位於澎湖鎖港里,是冬季東北季風的衝風地帶,不但緊鄰海岸而且沒有天然地形遮擋,有強風、鹽霧及飛砂等問題。因此,為了兼顧海岸林防風、保安功能,同時考量魚附林的需求,於近海第一線種植草海桐、木麻黃、黃槿、白水木等樹種,並搭配常綠性喬木(如臺灣海桐、繖楊、檉柳、小葉南洋杉、福木)、落葉性喬木(如苦楝、欖仁、水黃皮)、及小喬木、灌木(如土沉香、苦林盤、厚葉石斑木)等,增加造林地的樹種豐富度。種了樹的土地如同吸水的海綿,具有鞏固土壤、過濾雨水、緩衝洪峰、減少表土沖刷的作用,不僅維護海洋水域的潔淨水質,又能提供森林碎屑成為杭灣水域魚類的食物來源,發揮魚附林的功能。
珊瑚礁就像海中的熱帶雨林,提供海洋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繁殖空間。因此,珊瑚礁生態系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生物量也最豐富的所在,更是沿岸居民日常生計及海洋旅遊的重要基礎。透由杭灣鄰近陸域種樹造林,可以讓潔淨過的雨水,緩緩地注入海洋,避免過多營養瞬間流入大海,造成有毒海藻大量繁殖,影響珊瑚的生長環境。本次的植樹計畫,不僅創造澎湖海洋產業的價值,更為居民生活開展美好的生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