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珍稀植物遇見社區創意 苗南跨域協作共譜生態綠網新篇章
珍稀植物遇見社區創意 苗南跨域協作共譜生態綠網新篇章
2025-09-16

 

▲林業署新竹分署召開苗南地區原生植物保育平台會議,分享交流推動在地珍稀植物成果。(圖/林業署新竹分署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苗栗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於9月15日在苗栗通霄新埔國小舉辦「苗南地區原生植物保育在地參與與推廣平台會議」,邀集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苗栗縣政府、林業試驗所、新埔社區發展協會、欣樸農莊、新埔國小、圳頭國小、飛牛牧場、石虎保育協會、慈心有機基金會、山貓森林及樂活通霄休閒農業協會等公部門及民間組織單位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原生植物保育成果與未來展望。這場會議不僅是一場專業討論,更是珍稀植物走入生活、創造地方新價值的生動展演。

 

▲林業署新竹分署、林業試驗所與在地團體合作,運用珍稀植物推動農田田埂綠化。(圖/林業署新竹分署提供)

 

會議中,林業試驗所分享多年來與新竹分署於後龍至通霄地區沿海丘陵地推動受脅植物異地復育、攜手新埔社區及新埔國小將珍稀草地植物融入校園課程,及研發珍稀植物在地產品的推廣成果;新埔國小則分享如何將珍稀植物融入校園環境教育,引導師生認識在地植物;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則以推動天后派對、里海教育等活動為例,推動永續價值鏈,展現農村社區與保育工作的結合;新竹分署提供原生植物辨識與栽培照養指南,與各單位交流各項挑戰及因應方案,也分享「藏種於民」的經驗,透過社區林業計畫輔導居民參與培育與照護珍稀植物,使保育意識深入日常生活。

 

除了既有成果,與會單位也描繪了未來合作藍圖。新竹分署以新埔為例,培力在地共同栽培珍稀植物,並用以妝點新埔車站、新埔老街之景觀,同步開發「三葉埔姜」手工皂、精油等商品,讓產值實質回到在地社群;飛牛牧場將珍稀植物應用於園區內景觀營造,並融入環境教育及活動;石虎保育協會、慈心有機基金會、山貓森林、樂活通霄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則提出在各自的場域應用珍稀植物如:大胡枝子、島田氏雞兒腸、新竹油菊、高氏柴胡、庭梅等,推動農田田埂綠化、農田周邊小型草地營造、傳統草藥及餐飲研發、野花園營造、休閒農業活動體驗遊程等創新構想,為珍稀植物創造更多可能性。

 

▲埔國小運用受脅植物環境教育課程,轉化為敲染、書籤等創意親子活動,打造里山植物體驗場域。(圖/林業署新竹分署提供)

 

新竹分署夏榮生分署長表示:「苗南受脅植物保育已經從科研走向社區生活,未來更透過跨域合作,把這些珍稀植物轉化為地方特色與產業亮點,讓保育與在地發展相輔相成。」

 

此次會議不僅回顧了成果,也勾勒出未來推動方向,新竹分署將持續在國土生態綠網的架構下,攜手各界,讓苗南地區原生植物重現生機,成為社區驕傲與永續發展的資源。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台中市勞工局
工研院
中油高雄
台中市文化局
勞動部桃竹苗
新竹縣政府
台中教育局
新竹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