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臺東報導】在臺東縣延平鄉武陵國小,有一位特別族語專職教師—古世勇老師;他從軍旅生涯到教育工作,跨越角色轉換,展現退役軍人憑藉自身努力和國家支持,彰顯如何開創並翻轉榮民人生新篇章。
軍旅歲月:基石養成
古世勇老師畢業於士官專科學校,曾在清泉崗陸戰隊及金門烏坵服役;軍旅生活不僅鍛煉他的意志,也塑造他堅毅果敢性格;在軍中培養領導能力、高效率執行力和良好溝通技巧,為他日後職場轉型奠定紮實基礎;也正是這些軍中累積軟實力,讓他在退役後贏得肯定,進而成功踏上職涯新路。
退役之路:探索與成長
1973年,古世勇老師退役後,並未停下成長腳步;他選擇回到家鄉,先擔任海端鄉鄉民代表,參與地方事務,深刻體會到社會服務意義;2015年錄取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臺東南島文化研究所,不僅充實知識,更深入瞭解布農族文化內涵與語言傳承,為他日後教育工作埋下伏筆。古老師坦言,退役後找工作過程中,得益於輔導會各項就學、就業、就養補助,讓他能安心探索興趣,逐步發掘自己專長。
教育崗位:文化傳承使命
經過多年努力,古世勇老師目前擔任武陵國小族語專職教師;他的工作不僅是教授布農族語言,更推動歲時祭儀、氏族文化等課程,將族群傳統文化融入校園;他以軍人行事效率和教育者細膩耐心,帶領學生深入認識自身文化,讓布農族語言與智慧得以傳承。
榮服處支持:背後力量
古世勇老師特別感謝輔導會與臺東縣榮服處積極協助並表示,輔導會資源不僅體現在物質支持,更幫助退役軍人重新規劃人生目標,實現職涯轉型;臺東縣榮服處積極媒合,讓他得以獲得這份契合自身興趣與專長工作,將學術研究與實務相結合。
「榮服處支持不僅是一份資源,更是一份信任與鼓勵」。古老師表示,希望所有退役官兵能善用國家資源與輔導,勇敢追求自己夢想,並相信自己能在新的領域中發光發熱。
臺東縣榮民服務處表示,軍人是國家力量,現因募兵政策推動,退除役官兵年輕化,第二類退除役官兵(服役4年以上,未滿10年者)役後需求形成另一個輔導重心;榮服處滾動式微調服務型態,希望可提供給各類退除役官兵最適切服務;歡迎榮民、榮眷及第二類退除役官兵如有任何就學、就業、職訓等相關權益問題,均可洽臺東縣榮民服務處089-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