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臺科技大學流行音樂產業系日前舉辦「音樂未來視界」大師講座,本次活動集結亞洲流行音樂教父鮑比達等國內外重量級講者,聚焦AI與音樂產業結合、即興協作及創作本質等前瞻議題,吸引超過250位教職員、學生與校外民眾共襄盛舉;透過跨領域深度對談,活動為學子帶來一系列前瞻性觀點與實務分享,並引導年輕世代在科技巨浪中,堅守藝術創作人性與靈魂。
AI衝擊:人類人格化創作無可取代價值
講座首先由國立臺南大學林豪鏘教授與音樂總監詹凌駕老師展開深度對談。林教授指出,在AI時代,應讓AI專注於它擅長領域,而人類更要把握自身獨特創作能力;即使AI生成結果能與人類高度相似,藝術家所展現人格化創作與靈魂,仍是無可取代價值;在此提醒創作者應勇敢面對AI技術衝擊,同時更堅定地尋找屬於自己聲音,期盼聽眾更深刻理解AI與人類創作互補關係。
星光雲集:音樂教父與即興協作實戰分享
此次活動講者陣容星光熠熠,亞洲流行音樂教父鮑比達老師(《新不了情》作曲者)以跨越唱片與影視配樂創作歷程分享經驗,現場氣氛熱烈;周佳佑與曹登昌老師聚焦「AI×音樂製作」,探討生成式技術如何融入歌詞、編曲與現場聲響;鮑比達、張文光(亞洲鼓王)與莊嘉威3位大師,則以「即興與協作」為主題,示範靈感如何透過律動與編制,成長為有靈魂作品,為學生帶來寶貴實戰啟發。
學生勇於讓自己文化被聽見
活動影響力跨越國界,來自馬來西亞新生陳俊桉分享,他特別印象深刻的是鮑比達老師對華語音樂產業觀察,讓他領悟到要勇於讓自己文化被聽見;本次講座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聆聽不同領域大師觀點,也讓校方再次確認教育方向—在面對科技巨浪時,如何引導年輕世代守住那最關鍵人性與靈魂。
數位設計學院院長陳炳彰在總結中強調,學校長期致力於推動「產學零落差」,希望學生能在學習階段就透過實務與產業直接接軌;唯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把未來舞台變成屬於自己舞台,並持續在變動世界裡發揮影響力。
培育AI尖兵,堅守人性與靈魂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黃能富表示,本次「音樂未來視界」大師講座,成功搭建一個跨界、跨世代交流平台,不僅促進臺日學者深度互動,也為學生提供發表研究成果、激盪創意寶貴機會;南臺科大持續投入AI與機器人領域研發,鼓勵師生走在科技前沿,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實務能力AI尖兵,共同引領智慧科技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