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文化基金會「策展人培力計畫」今(2025)年第三屆獲選提案《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今(8/22)日在新竹市美術館開幕展出。代理市長邱臣遠和出席貴賓合影。(圖/竹市府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由新竹市文化基金會推動的「策展人培力計畫」自2022年啟動以來,持續致力於培養專業策展人才。今(2025)年第三屆獲選提案《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於今(8/22)日在新竹市美術館開幕展出。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開幕記者會,期盼藉由策展人的創意,結合藝術家們素描、攝影及紀錄片等多元作品,為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注入源源不絕的美感與創新。
▲竹市文化基金會「策展人培力計畫」今(2025)年第三屆獲選提案《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今(8/22)日在新竹市美術館開幕展出。代理市長邱臣遠(左3)頒發感謝狀給志工及同仁。(圖/竹市府提供)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竹市從市長高虹安上任後持續在文化領域投入預算,執行「策展人培力計畫」,紮根在地藝文人才的培育,積極落實「美感新竹」施政策略。此計畫除提供展覽執行補助外,亦透過紮實的策展工作坊與專業指導,鼓勵新銳策展人展現專業能量,將策展理念化為具體的展覽呈現。此次展覽由獨立策展人王振愷與湯筑凱共同策劃,邀集四位當代藝術家彭韋、彭一航、黃奕翔、楊雨樵,並結合新竹前輩藝術家何德來的典藏作品,展開對「白盒子」空間的再詮釋。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9日,誠摯邀請市民與各界蒞臨觀賞。
文化局指出,展覽呼應策展議題「藝術的照料」,意圖翻轉觀眾既有的視覺經驗,探索並觸發美術館空間中多元感知的可能。五位藝術家透過低限素描、文字書寫、觀念攝影、紀錄片、操演工作坊與民眾劇場等多元媒介,逐層揭露潛藏於美術館的幽微元素,以及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拉鋸與流動,為城市帶來深具思辨性的藝術體驗。
▲竹市文化基金會「策展人培力計畫」今(2025)年第三屆獲選提案《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今(8/22)日在新竹市美術館開幕展出。策展人希望藉由展覽,引導觀眾重新認識身邊可見與不可見的事物。(圖/竹市府提供)
策展人王振愷與湯筑凱表示,此展緣起於兩人過往在竹市美術館的參訪與工作經驗,並以「沉默如何顯影?」作為提問,除關注美術館的場所精神外,也希望藉由展覽揭示隱性卻關鍵的關係網絡,引導觀眾重新覺察並觸發在美術館空間中多元的感知,以個體輪廓映照出藝文工作者當下的集體處境。兩人表示很感謝美術館給予充分的自由與支持,期間同仁與志工實際參作品創作,並在導覽過程中帶領民眾實際體驗作品,讓展覽得以完整呈現。
文化局說明,展覽中特別邀請新竹新銳藝術家彭韋,於館內進行現地創作。以碳筆在展場地面繪製,將光線、空氣與粉塵化為創作靈感,並與何德來的典藏作品形成對話;聲響藝術家楊雨樵則策劃參與式工作坊,邀請在地藝文工作者共同採集館內與家中的狀聲詞與記憶,創作專屬於新竹市的敘事文本。
▲竹市文化基金會「策展人培力計畫」今(2025)年第三屆獲選提案《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今(8/22)日在新竹市美術館開幕展出。合唱團開場表演。(圖/竹市府提供)
文化局提及,開幕活動特別安排藝術家楊雨樵與合唱團合作演出,由女高音 Alexandra Katya、女中音Cherly Susanti、男高音游博能共同呈現,以聲音構築家的意象為展覽揭開序幕。會後策展團隊與藝術家更安排了《狀聲詞的家屋》完整版演出,邀請美術館志工與文化局同仁參與,並鼓勵現場觀眾一同投入這場獨特演出體驗,共同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文化局補充,「策展人培力計畫」透過公開徵件,經初選、策展工作坊及決選三階段遴選制度,致力培育新銳策展人才,並協同竹市美術館推廣當代藝術的核心價值,持續深化城市藝文能量與發展。此展亦規劃多場教育推廣活動,歡迎市民踴躍參與;2026新竹市文化基金會「策展人培力計畫」現正徵件中,相關訊息請至新竹市文化局官網( https://culture.hccg.gov.tw/ch/index.jsp )、新竹市美術館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artgallery )查詢,或洽03-5628933及1999為民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