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大合照。圖前排左起:王堤牧師、葉于正館長、李天健副主任、陳佳芬社工督導、溫文正總幹事、陳烔志教授。(圖/竹美館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及泰友教會湖口蒙福之家共同合作,於114年7月19日在新埔鎮內立社區發展協會及內立知足園辦理「移工說說畫活動」,以新住民飲食為主軸,連結《話畫看.心畫家》多元母語繪本創作集導讀賞析與料理實作,創造一個既具文化交流,又能促進社會融合的活動平台。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國立清華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圖/竹美館提供)
蒞臨「移工說說畫活動」現場的貴賓,包括:清華大學永續與韌性發展中心李天健副主任、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陳佳芬社工督導、泰友教會湖口蒙福之家王堤牧師及新埔鎮內立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溫文正等,活動中雲集新住民、清華大學越南外籍生、新竹湖口地區的泰國、越南與菲律賓移工等共同參與,藉此活動增進彼此交流及促進多元文化的對話。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國立清華大學相互贈禮(公會堂紀念盤)。清華大學李天健副主任(左)、右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右)合影。(圖/竹美館提供)
110年及113年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分別出版《話畫看.心畫家》多元母語繪本創作集Ⅰ、Ⅱ,並規劃於今(114)年度辦理系列推廣活動,希望藉由新住民自己創作的繪本,展現新住民與移工對原鄉與臺灣的生活情感,創造多元文化對話的可能性。「移工說說畫活動」即是系列活動之一,竹美館特地與清華大學、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泰友教會及內立社區發展協會等單位跨域合作,引發更多元繽紛的母語創作及推廣行動,也增強新住民與移工的文化自信與自我認同感,進而促進社群文化融合。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國立清華大學相互贈禮)永續環保玻璃濾杯)。清華大學李天健副主任(左)、右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右)合影。(圖/竹美館提供)
7月19日的活動開始先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與清華大學代表永續與韌性發展中心李天健副主任簽署合作意向書,針對協力建構從移居到宜居的區域支持系統,推動新住民與移工相關議題討論與合作。接著是《話畫看.心畫家》多元母語繪本創作集Ⅱ作者之一的蔡美玉小姐,導讀她的創作《我家的故鄉》,分享繪本創作心路歷程,大家一起「說說畫」。現場也安排越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3位新住民及新二代老師分組帶領參與貴賓們,認識新住民常用香草植物、採摘並進行料理實作,有椰奶木瓜雞、假蒟葉包肉、樹仔葉絞肉湯及繽紛水餃等,作者蔡美玉也帶來家鄉味糥米粑粑,以飲食文化開啟多元對話。
▲移工說說畫活動中帶領學員認識新住民常用香草植物。(圖/竹美館提供)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竹美館自108年起辦理繪本創作培力獎勵課程,引領來自法國、緬甸、菲律賓、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168位新住民及移工學員,以母語表達原鄉文化或移居臺灣的生命經驗,並從獲獎作品中擇優出版《話畫看.心畫家》多元母語繪本創作集Ⅰ、Ⅱ,藉由繪本培力課程與系列推廣活動,開展雙軌路徑,以文本及人本為核心,並攜手跨域連結教育、社會及民間資源,共同推動多元母語永續發展,促進異質文化的交流與理解,期待大家在異同之間欣賞美的解釋。
▲新住民料理實作繽紛水餃。(圖/竹美館提供)
歡迎對於多元母語與新住民文化有興趣的民眾持續關注,更多多元母語繪本推廣系列活動資訊,請追蹤「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FB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mynhclac/ ),或至官方網站( https://www.nhclac.gov.tw/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