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辦「2025 臺南市全民科學日」26日在臺南市南區新興國中舉辦開幕式,今年共有20所學校共同參與;為拉近學生與科學距離,以「科學就在身邊」為主軸,精心規劃4項具互動性與生活連結實驗活動,讓學生能以不同角度理解物理與化學原理。
開幕儀式特別安排手搖發電機為起點,由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國立成功大學、新興國中代表,共同轉動象徵科學教育力量發電機,讓整個臺南地圖亮起來!象徵「2025 臺南市全民科學日」科學教育能量,從成大科教中心出發,一步步觸及到臺南每個角落,照亮每一個孩子心中對科學好奇與熱情,讓一株株知識幼苗在光中成長茁壯。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致詞表示,感謝各單位通力合作,讓活動順利舉行,也感謝成大理學院科教中心多年來從「科普列車」到「臺南全民科學日」對科普教育深耕與推動;他勉勵學生們在校園中認真學習,接續前人努力,把握當下、勇敢創新,共同迎向臺南下一個嶄新400年。
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李欣縈教授表示,「全民科學日」不僅是臺南學生一年一度重要科學盛會,也逐年吸引更多學校、師生與家長踴躍參與;透過參與式學習方式,不僅激發學生對科學熱情,更讓科學教育貼近生活,深植於每位學子日常之中;她也特別感謝來自各方教育夥伴齊心協力、互相支持,讓活動得以順利圓滿舉行;「期盼此類活動能持續傳承,深化大學與國中之間合作,讓科學精神持續在教育現場發芽茁壯」。
成功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徐旭政教授表示,期許每年都能透過不同活動,讓學生們了解,科學不只是考卷上題目,更是生活中每天都能看見驚喜,他感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臺南市政府與成大團隊支持,讓全民科學日活動得以不斷創新與深化。
新興國中鄭雅麗校長表示,新興國中很榮幸能承辦這次開幕記者會,今年活動一大亮點,是由成大科教中心在新興國中打造一間「密室」,透過巧妙設計與豐富科學內容,讓學生在挑戰與解謎過程中,激發對科學興趣與學習動機,這樣學習設計,不僅有趣更具教育意義。
鄭雅麗表示,科學教育就像是一塊拼圖,補足課程願景「人文、科技、雙語、國際」中,科技實作與跨域學習那缺失的一角,謝謝大家參與,讓課程願景這塊拼圖更加完整,讓學習圖像更加立體。
今年以「科學就在身邊」為主軸,設計「糖水旋光性」、「藍晒圖」、「浮沉子」與「非彈性碰撞」,並融入手機操作元素,讓學生能夠以嶄新方式理解物理與化學原理,最受矚目亮點,是設於新興國中全新科學密室「跟著鴨鴨闖異界」,由活動吉祥物「科學鴨」帶領學生進入精心設計異想世界,透過解謎、推理與實作挑戰,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各種科學概念,實現「寓教於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