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竹美館《巢兼代》季刊第17期出版 同步舉辦創業與返鄉經驗分享課程
竹美館《巢兼代》季刊第17期出版 同步舉辦創業與返鄉經驗分享課程
2025-05-08

 

▲竹美館《巢兼代》季刊第17期出版,內容刊載《Action!古厝瘋情》透過LINE機器人引導,讓玩家在53座三合院內運動道具進行解謎。(圖/竹美館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的《巢兼代》季刊自2021年四月創刊號發行以來,出版至今已17期,從文資修復、青年返鄉、走讀臺灣、向海致敬、國家語言整體發展、地方創生飲食文化、文化體驗、博物館風情等不同的主題觀點切入,全面呈現在地豐富的人文地景資源。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致詞。(圖/竹美館提供)

 

第17期主題為「遊戲浪潮無邊界,互動體驗探智慧」,關注博物館從傳統收藏展示,逐步轉型為強調互動與教育的文化場域。博物館不再只是知識的存放所,更成為促進社會認同與知識生成的非正式學習空間。透過遊戲設計、互動展演與創新媒材的導入,讓文化典藏能以更親切的方式,深入大眾生活與學習。

 

▲竹美館《巢兼代》季刊第17期出版,分享印地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大廳。(圖/竹美館提供)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當遊戲走進博物館,原本靜態的展示與知識將轉化為更有趣、開放的形式,啟發人們探索文化與歷史的渴望。我們期待未來博物館深化遊戲體驗設計,實現『無處不是博物館』的文化願景,讓學習無邊界、知識不設限。」

 

▲竹美館《巢兼代》季刊第17期出版,內文收錄火箭人實驗室透過「共生」計畫,帶領旅人走入恆春的聲音風景。(圖/竹美館提供)

 

為呼應新刊發行,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5月7日「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專業課程開始前,舉辦《巢兼代》第17期發表會,作為活動暖場與主題引導。發表會以「遊戲與文化場域」為切入,分享博物館互動化趨勢與新刊重點,搭起後續文化對談的橋梁。

 

▲竹美館《巢兼代》季刊第17期封面。(圖/竹美館提供)

 

發表會後之課程邀請苑裡鎮長劉育育、藏山椿工坊主理人劉耀聰、明新科技大學社區暨客家事務永續發展中心主任侯順耀等專家,從地方治理、返鄉創業到社區實踐,社區營造等面向,分享文化行動的多元路徑。活動地點「掀海風」位於苑裡鎮,是第一屆文化部「百大文化基地」之一,長期致力推廣友善農業、藺草編織與深度小旅行,積極促進地方文化的活化與傳承。透過在地團隊與文化實踐者的對話交流,深化文化與日常生活的連結,展現多元文化行動的實踐樣貌。

《巢兼代》第17期以輕鬆有趣的遊戲設計視角,引導讀者重新認識博物館的互動潛力與教育功能,並延伸討論文化場域如何跨越界線、融入生活、激發共學。電子書版本已同步上線,歡迎有興趣的讀者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線上電子書: https://reurl.cc/Z4lOOa 瀏覽。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台中市勞工局
中油高雄
台中市文化局
台中市社會局
台中市環保局
台中市衛生局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花博
希望廣場
台灣農業故事館
台灣好行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