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呼應百大文化基地 竹美館戀戀山海論壇串聯北臺灣團隊 推動文化觀光永續
呼應百大文化基地 竹美館戀戀山海論壇串聯北臺灣團隊 推動文化觀光永續
2025-02-22

 

▲竹美館戀戀山海公眾論壇與參與者們共同探索文化觀光永續發展。(圖/竹美館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2月22日舉辦「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公眾論壇,以「有責任的旅行,鏈結關係人口」為主軸,與北臺灣地方團隊共同探討文化傳承與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此次論壇匯集5位深耕地方、擁有返鄉留鄉或移居經驗的專業人士,分享他們在地方創生、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等領域的實踐心得,並與參與者們經驗交流,透過互動討論凝聚共識,為文化觀光的推動奠定堅實基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實現文化與觀光的永續共榮。當天論壇新竹市文化局陳淑妃科長也特別出席與講師及學員互動,現場反應熱絡。

 

▲竹美館舉辦「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公眾論壇,竹美館長葉于正(前排右3)、林事務所林承毅老師(前排左1)、雞籠卡米諾單彥博創辦人(前排右1)、大茅埔調查團吳哲銘團長(第2排右1)齊聚戀戀山海公眾論壇。(圖/竹美館提供)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文化部去年提出百大文化基地徵選,發掘各地不同領域的文化歷史脈絡及特色故事,串連當地的社區組織、藝文館舍、古蹟聚落,建立文化地圖。而竹美館「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自109年起整合區域文化資源,關注人與地方的互動關係,以跨縣市遊程串聯北臺灣社區據點與文化景點,恰好呼應百大文化基地構想理念。本次公眾論壇藉由實務者的經驗分享,從研擬設計策略、剖析在地視角、分析當地風俗民情,來形塑企劃內容進而鏈結文化觀光與永續旅遊,串聯地方團隊,帶動地方經濟與文化的永續發展。新竹市文化局陳淑妃科長則分享慢慢來比較快的社造經驗,勉勵大家透過與地方的溝通過程、增進彼此理解。

 

▲竹美館舉辦「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公眾論壇,竹美館葉于正館長(中)與團隊交流地方經驗。(圖/竹美館提供)

 

這次論壇主題圍繞「有責任的旅行,鏈結關係人口」,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長期關注社會創新與地方創生,累積豐富的案例經驗進行剖析,為參與者們帶來獨到見解;洄游創生邱子軒執行長分享其與桃園龍潭青年夥伴啟動「神龍鬧鎮」三年期計畫,為在地注入文化與信仰的活力。下午場次由雞籠卡米諾單彥博創辦人以自身經驗出發,藉由探索基隆深厚的歷史與文化脈絡,進而將其形塑為充滿魅力的朝聖之路;坪感覺蔡威德創辦人也提及移居者的在地深化,透過品牌創造,為坪林注入全新魅力;大茅埔調查團吳哲銘團長則分享透過地方設計,以「龍神山水祭」結合信仰與生活,轉譯在地新價值。

 

▲竹美館舉辦「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公眾論壇,林事務所林承毅老師分享有責任旅行。(圖/竹美館提供)

 

活動最後透過講師與在地團隊的沙龍對談,進行深入議題探討,激發彼此創意思維,汲取寶貴經驗,期盼能將其應用於實務中,實現深耕在地的永續願景,提升參與者在文化觀光與永續旅遊領域的專業能力。「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已在桃園、雙北、基隆、宜蘭等地區完成「大漢溪、北海岸、淡蘭古道、森川里海」4條廊帶規劃,今年更將打造「竹竹苗文化特色廊帶」,串聯地方團隊及文化基地,促進關係網絡緊密連結。更多計畫資訊及活動訊息請上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 https://www.nhclac.gov.tw/ 或至「戀戀山海」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legacyoftaiwan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新北民政局
新北捷運局
新北市社會局
國台交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希望廣場
全國漁會
台灣農業故事館
北市農業主題網
農業易遊網
台灣好行
台灣區製茶工會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