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凌天教學創作展 陽明交大藝文空間登場
「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凌天教學創作展 陽明交大藝文空間登場
2024-12-04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凌天老師(左5)率領的「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展覽團隊,與藝文中心洪惠冠主任(左4),一同在呈現新竹交通連結、時間人流等不同觀點的《新竹編成》展區合影。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收集,整理,轉換,分析,篩選,儲存;匯總,統計,提取,檢索,合併,分割;標記,呈現,分類,壓縮,疊合,比較;取樣,平均,關聯,類比,對應,生成。這些都是數據操作運算的動詞,但也大幅滲入生活文化之中:從資訊搜尋吸收到日常消費娛樂,有意無意之間,我們都在執行這些訊息處理的動作。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凌天老師(右4)率領的「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展覽團隊,與藝文中心洪惠冠主任(右1)合影。(圖/陽明交大提供)

 

如果用這些處理資訊的抽象觀點,來看待我們身處的實體空間,會有什麼樣的啟發?如果將複雜拼接的城市與綿延蔓生的地景,區分為不連續的資料點,我們就能將空間排列組合,微分積分,位移縮放,複製貼上。當我們把生活場域視為「空間的資料庫」,將周遭一切看作空間資訊的體現,則這些資料運算的觀點與操作,就能成為我們梳理城鄉地理與建築空間的方式。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凌天老師(後排右1)率領的「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展覽團隊,與藝文中心洪惠冠主任(前排右1),在捕捉軌道經過的城鄉區域與交通連結的《高鐵長島》展區一同合影。

 

「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展覽,呈現陽明交通建築所凌天近年的教學研究與創作:以地理資訊、空間詮釋和媒介表現的角度,呈現台中流動的都市系統,新竹疊合的空間資訊,桃園埤塘的地貌特徵,高鐵帶來的地景變革,以及國中小學生對於環境的觀察等等。凌天受工程與建築訓練,同時對音樂、美術、電影、表演等文化充滿興趣,在其中找到「空間」的共通點,而能以當代媒介文化下的資訊概念,來詮釋我們生活其中的城鄉地景與空間。回台投入建築教育的十多年間,他先後在台中、新竹等地,以設計課與工作坊等研究或參與方式,加上個人創作,累積出各種以資訊觀點來表現日常空間的作品。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凌天老師在《新竹編成》展區,介紹團隊搜集的城市數據,呈現新竹交通連結、時間人流等不同觀點。


身為台中人,凌天長期觀察家鄉城市;展場一樓呈現了《台中計畫》十餘組針對台中空間主題的操作表現,來自於歷年許多教學活動的累積。也有曾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展出的互動投影《你的城色》,邀請觀眾們把自己的彩色身影放進台中街道之間。樓梯旁光牆上的系列作品,則是長期協助主持「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開發《自拍拼圖》課程,推廣到全國百餘所中小學校,邀請多位設計師資參與的共同教學成果。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凌天老師介紹《台中計畫》展區資料牆陳列十一種對台中城市建築與區域地景的觀察研究。

 

來到新竹之後,凌天老師也以《新竹編成》、《埤塘目錄》等研究與創作,探究新竹的城市資訊,檢索桃園的地景特色,共同呈現在展場二樓。展覽後方兩組作品,則以台灣高鐵造就的空間變化為研究對象:《島嶼加速》整理高速移動帶來的日常感知與地景變革,抽取軌道經過的鄉鎮區域,呈現地貌紋理、空間壓縮、橋下空間特色、特定區開發狀況等各種高鐵影響的獨特切面。《高速關係》則捕捉時速三百公里的高鐵移動,紀錄主觀經驗的車內窗景與客觀流動的衛星地景,帶來共同時空之下差異的速度觀感。作品曾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威尼斯與烏蘭巴托等地展出,首次在新竹呈現。

 

█「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凌天教學創作展
◆教學研究與策展創作:凌天(陽明交大建築所)
◆展覽製作:林楷恩、洪玫琪、徐懿、陳子媛、麥紀涵、龎羽芯、林文婷、黃婕珉、蔡惠婷
◆視覺設計:洪玫琪
◆展覽日期:2024/12/05~2025/01/03(12/29、01/01 休館)
◆ 展出地點: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藝文中心FB粉絲:NYCUArtsCenter
◆洽詢電話:(03)513-1233(藝文空間服務台諮詢電話)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新北市社會局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
輔英科大
新北市文化局
中油高雄
國台交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希望廣場
北市農業主題網
台灣區製茶工會
台灣好行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