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新竹首座國際級文物館 清大捷英文物館落成啟用典藏東亞近代文物
新竹首座國際級文物館 清大捷英文物館落成啟用典藏東亞近代文物
2024-10-07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落成,圖左起:楊儒賓、副校長簡禎富、前校長陳文村、曾夫人陳韓、曾繁城、校長高為元、建築師黃聲遠、文物館館長謝小芩共同揭幕。(圖/清大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由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捐款興建,田中央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黃聲遠領軍設計、歷時3年打造的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10/7日落成啟用,該館將典藏清華哲學所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楊儒賓伉儷捐贈的近4千件東亞近代文物,以「根植清華、連結東亞」的理念,展現清華人文學術視野,也成為新竹第一座國際級文物館。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落成典禮。圖左起:文物館館長謝小芩、前校長賀陳弘、曾夫人陳韓、曾繁城、校長高為元、副校長簡禎富、楊儒賓、建築師黃聲遠共同揭幕。(圖/清大提供)

 

曾繁城感念父母曾捷、黃月英撫育之恩,將文物館命名為「捷英館」。曾繁城偕夫人陳韓女士,及文物捐贈者楊儒賓、方聖平伉儷今天都出席落成典禮,並在建築師黃聲遠的導覽下,參觀這座融入清華南校區自然景觀的生態建築。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文物與歷史帶領著人類思考「我是誰」和「生命的意義」這兩個命題。他認為,捷英文物館正是探索這些問題的重要場所,「文物就像一片鏡子,讓我們透過時空背景去對話,更了解自己。」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落成典禮合影。(圖/清大提供)

 

高為元並引用楊儒賓的著作《多少蓬萊舊事》中提到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闡述每件文物都蘊含豐富的歷史意義。他感謝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支持,以及楊儒賓、方聖平教授伉儷的捐助,期許捷英文物館能成為每一個人探索自己與蓬萊島的美好起點。

 

曾繁城的父親當年是1950年海南島大撤退來到台灣的。「那時我才3歲多,跟著父母從貴州一路流離到海南島,終於搭上最後一班船來到台灣。」曾繁城表示,正是這段經歷,讓他有機會從做電晶體,一路走到台積電和今天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落成。圖左起:建築師黃聲遠、前校長賀陳弘、副校長簡禎富、曾繁城、曾夫人陳韓、校長高為元、楊儒賓參觀文物館。(圖/清大提供)

 

曾繁城說,他一直很喜歡看書,尤其是清華四大國學導師梁啟超、王國維的作品,「我們要了解歷史,才知道為何存在、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會產生何種影響。」

 

捷英文物館目前已收藏近4千件東亞近代文物,主要來自楊儒賓與方聖平伉儷的捐贈,未來藏品總數預計逾6千件。藏品涵蓋明清以降4百年來漢字文化圈的文物史料,包括中日台韓鴻儒、政治家、書畫家、漢學家、外交使節的書畫、手稿及書信,歷史價值極高。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落成。(圖/清大提供)

 

楊儒賓在清華大學任教三十多年,教學研究之餘,以其專業及獨到的眼光,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東亞文物,如今悉數捐贈清華,為捷英文物館奠定了豐富的館藏基礎。

 

除了慷慨捐贈文物,楊儒賓近年更發想、策畫「中華民國渡海七十週年」、「1949的戰爭記憶」、「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等主題特展,對文物館的籌建貢獻良多。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呈ㄇ形,納入老三合院,成為「新三合院」。(圖/清大提供)

 

「文物自己會說話。」楊儒賓說,透過各種因緣,許多在戰亂下流離失所的文物來到他的手上。他認為,這些珍貴歷史文物可以更客觀地呈現歷史,提供一個較少爭議的方式來討論敏感話題,化解意識形態的對立,發揮獨特的話語權,「它們雖來自戰亂的惡因,但我希望它能結出極好的善果!」

 

#清華大學 #捷英文物館新三合院 #東亞 #近代文物

台鐵
高鐵
即時新聞: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
輔英科大
新北市文化局
中油高雄
國台交
東海大學
修平科大 
華盛頓中學
郵政金融卡
花博
希望廣場
台灣農業故事館
北市農業主題網
台灣區製茶工會
台灣好行
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