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開講】
來去台東-金牌農村社區營造考察報告(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19-01-18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從三十多年前一個偶然機會參訪台中大肚山上東海大學附近「理想國」社區之總體營造後,我對各國之社區總體營造就多注入甚多的關切,一年多前在新北市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吳坤豐兄邀請下參加了今年一月開春第一炮的活動「台東縣社區總體營造考察參訪活動」,為時兩天,在常務理事蘇昆明老師的精心規劃下,這次的參訪考察活動行程真是非常地充實緊湊圓滿精彩、考察內容非常豐富,讓筆者增添甚多的知識與見識,雖然行程緊湊早出晚歸、披星戴月、餐風飲露,勞累筋骨、但非常值得、不虛此行,特以紀錄如下以分享國內外對社區營造有興趣之同道朋友,也期盼朝野各界共同來關注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課題,俾提升國人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振興農村與平民經濟、增加年輕人就業與創業機會,這是筆者四十多年來一直呼籲的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內涵,惜乎執政半個多世紀的國民黨可能較無利可圖而未以重視,前後執政十年的民進黨亦忙著爭權奪利,輕忽平民經濟之重要性而在三個月前的「期中考」慘遭滑鐵盧,現在換蘇貞昌在努力「接地氣」,其實社區總體營造就是「接地氣」很重要之一環;希望台灣各黨派都能重視並認真確實執行之(絕勿淪為口號)。

本次活動自元月13日清晨四時三十分起床開始、五時自新店乘計程車到松山車站集合搭上六時二十一分的太魯閣號列車於九時四十分到台東縣關山站下車轉搭遊覽車前往台灣近代少棒棒球發祥地紅葉少棒隊所在地的延平鄉布農部落休閒農場觀賞布農八音合唱樂團演唱;有機會欣賞這個曾在奧運會開幕典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公開演唱的台灣原住民原味音樂很隆重的開啟本次考察活動之「先聲」;這個休閒農場是由白光勝牧師以麥子落土精神所創辦之社會企業之一,民國84年白牧師回到布農部落經過十年之努力一邊牧會一邊募款,終於在民國94年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協助下募得1200萬元成立第一個原住民的文教基金會「布農文教基金會」,這園區內現有可容納四五百人的演藝廳、有民宿、原住民餐廳、幼兒園、有農場種植鳳梨、洛神、梅子、桑椹,工廠製造各種100%的果汁、果醬、果醋、果露、酵素、有牧場利用中央山脈純淨的山泉水養育跑步雞與散步牛、健康羊,現園區還有很多各種各類之原住民產業,已能自給自足,這園區從一人經營到今天已有七十多個專職人員還有四十多個兼職人員,還協助輔導二百多人在地就業,不但創辦了原住民產業保存原住民文化、讓八音合唱團到國內外表演還提供很多就業機會給部落中的青年在地就業,所以這個基金會對部落社區之總體營造也算是做了最完善的貢獻,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真是成績斐然、嘉惠部落功在鄉梓,他們的成績也獲得經濟部、文化部等各級政府很多獎勵;我們也在這個園區欣賞很多布農族的手工藝產業及文化文物之珍品遺跡,對布農族生活之刻苦克難與艱辛增加很多的認識;中午也在此享用布農族原味風味餐體會布農族之餐飲風俗文化。

飯後我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這次來考察的重點目標:台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發展協會;鹿野鄉是台東縣熱氣球之重鎮,每年舉辦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會吸引一百二十多萬人次到此一遊,前後已舉辦七年、享譽國際廣受好評已被評為國際五大熱氣球飛翔遊樂區;永安社區就在鹿野高台附近,它自民國96年開始導入社區總體營造,翻轉整個永安社區的造型;我們本次參訪活動係由協會總幹事廖中勳先生親自接待解說;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探索摸索打拼,永安社區發展協會去(107)年獲得行政院農委會評定為「金牌農村」之尊榮,從東部荒山郊野的小村莊銳變成今日的「金牌農村」、其過程之探索主題、從無鹿的鹿野到「尋找回家的鹿」,從人口不到八千人的鹿野鄉到現在每年有一百二十多萬遊客的鹿野鄉,這些遊客固然大多來玩熱氣球的、但也得想方設法讓他們多留下來玩一兩天、讓他們賓至如歸讓他們不虛此行讓他們入寶山尋寶後再滿載而歸(包括身心靈和本地名產),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也滿足鄉民的發財機會,廖中勳總幹事就先組織一個二十多人的義工隊,然後集思廣益摸索發展的機會,首先他們界定社區發展的二大主題「社區環境教育」和「社區套裝旅遊」,社區環境教育在灌輸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維護社區之環境整潔衛生與景觀維護,讓社區以亮麗乾淨清潔的環境來迎接賓客,同時可藉資源回收來充裕協會基金或補貼義工之交通費和餐飲,所以永安社區的街道或路邊水溝都非常乾淨,他們甚至去向水利單位「借水」流過路邊水溝再流回水利單位「還水」;他們還成立環保署認證通過的「永安社區環境教育園區」由環境教育志工帶領參與民眾體驗各種社區推動的環境教育課程;其次的「社區套裝旅遊」方面他們也完成產業整合包括民宿、餐廳、景點、特產等;鹿野鄉已無鹿的芳蹤但倒有很多茶香、尤其是「紅烏龍茶」最有名,為了保存特有的紅烏龍茶文化還成立一家「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保存各代製茶之機器與工具如舊式的炒菁機、揉茶機,讓鹿野鄉除了熱氣球飛行傘、茶園外還保留很完整的「茶文化」和文物,從採茶、萎凋、靜置、殺菁、攪拌、揉捻、乾燥、團捻、烘培、品茗各階段的製造過程都有很詳細的解說與圖片;新元昌的茶也是獲得農委會評定的第一名「金牌茶」,這家茶業文化館也是行政院文建會(現在的文化部)輔導的「地方文化館」、其創辦人溫增坤先生還被尊稱為「台東茶業之父」。

台東縣是原住民族最多的地方,共有六個族群聚於此,鹿野鄉亦不例外,除了原住民和平地人(很多是西部移民過來)外,這裡早期還有很多大陳義胞,惟多已隨第二代移居他地或回歸中國居住,但大陳義胞留下來的空屋還很多,社區協會都爭取無賞借用代為管理,他們將空屋活化利用開了三間「誠實商店」,也開了一家「鹿寮客棧」(惟現已停業);為了充實旅遊景點他們還興辦了「2626市集」作為公益平台,每月第二個星期六從下午二時到六時營業,平均每次都約有六十攤的商販來擺攤營業,市況熱鬧業務興隆;這市集擺攤的地點也是社區協會的一個創意,他們向相關單位爭取到原台九線舊道路(現在已很少車輛在行駛,每十分鐘才一部車駛過)來認養開啟為「武陵綠色隧道」,並將兩邊路旁水溝以自然工法建設得非常有鄉土味,充分保留昔日鄉土的原汁原味,也保留鄉土文化特色景觀,漫步在此武陵綠色隧道讓人不由得回味昔日舊時光念戀舊台九線的風華。

社區中還有一處景點是他們自己開發步道探索出來的「玉龍泉」,現在也成為社區中很重要的景點之一。

這個晚上我們住在田野中的民宿,星夜高空、晚風徐徐毫無元月冬季的涼意,民宿設備甚佳不輸城市大飯店,可見社區協會在產業整合這方面算是很用心很成功的,咱們三十幾位團員咸感賓至如歸。
綜觀永安社區營造發展之過程可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荒野山丘小村莊到今日行政院農委會評定為全台「金牌農村」,每年要接待一百多萬賓客,其非凡成就絕非浪得虛名的,堪稱為非常成功的社區總體營造之典範,對保存文化文物、充分利用空間活化空間也創造新機會讓遊客產生多在此玩一兩天的動機與理由;據廖中勳總幹事的介紹,現在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要返鄉就業,最近十年間這附近的房地產上漲將近十倍(這也印證我時常說的「社區總體營造會讓房地產增值」,這裡漲幅這麼高也應與熱氣球飛行傘有關);這些鄉土文化建設與平民產業經濟都值得「社區營造同好同道」們學習的。

第二天雖是旅遊行程但我也是抱著參訪一個更大社區-台東縣的理念「來去台東」;台東縣地廣人稀,總人口還不及新北市的新店區,但其「地廣」也大部份是山地,還有很多「自然文化保留區」;台東縣也被稱為「台灣最後的淨土」,雖處於北回歸線之南但空氣清甜陽光柔和、風吹樹梢頭、椰影婆娑起舞、真是風光明媚鳥語花香、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休憩Longstay的好地方,其實台東縣還有一個最珍貴的旅遊資源就是176公里的海岸線(台灣各縣市最長者),山海交錯太平洋的白浪緩緩地拍打著海岸不禁讓人想起毛澤東所寫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現在連英雌也折腰、現在台灣總統台東縣長都是女的),台東的美是天然的是美若天仙有如人間仙境。

我們這次台東之行自出關山站就搭上聞名台東縣的「阿吉旅遊」的車,並由老闆「阿吉」親自操駕駛盤開車,聽說「阿吉」已在台東縣搞這行已搞二十冬年已把台東縣的路線旅遊景點旅遊業台東縣風情民俗搞得滾瓜爛熟,所以他能一面「操盤」一面很詳細介紹而且都講得非常精彩生動有趣,也由於「阿吉」是「嫁」給原住民的漢人所以他對原住民族的風土民情亦講得精彩絕倫;讓我們對台東縣的風土民情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讓這天的旅遊成功轉型成另類的參訪考察。

第二天參訪了台東縣最高學府台東大學,這所大學之美足與中國最美的武漢大學相媲美,尤其是圖書館的綠建築是全世界八大特色建築之一,這也是最新社區營造之新概念之一。我們也去富山禁漁區看台灣保護魚類之經典作法,看台灣在地球生態保護之偉大貢獻;也去東部風景區管理處欣賞聞名國際的阿美族旮亙樂團表演,他們的樂器都是竹筒做的,非常的自然天成也非常的環保,他們還跟總統出國親善訪問表演敦睦邦交,這也是我把這天旅遊轉型為參訪考察之原因。

在台東參訪兩天也吃了兩餐原住民風味午餐,都非常簡單樸素自然不奢侈浪費,對原住民同胞之生活習俗增加很多認識與了解;這次的考察團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在遊覽車上沒有卡拉OK歌唱的考察團,大家在車上都全心全意認真聽「阿吉」介紹台東縣,可算是水準品味都堪稱第一流的考察團;希望「阿吉」繼續努力不斷的介紹台東縣,也希望台灣人民有機會多去台東參訪旅遊考察甚至Longstay一兩周,因為這塊台灣最後的淨土也富有南洋景觀的台東縣很值得大家到此一遊到此長遊。(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