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河樂廣場累積超過145萬人次到訪  市民讚譽消暑散步聖地
2022-08-10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時值炎炎暑假,受市民與遊客歡迎的「河樂廣場」,成為市區戲水和午後散步消暑的好去處。由中國城舊址改建而成的「河樂廣場」是台南市區最大的親水廣場,以「城市潟湖」為設計概念,玩水、賞夕陽、夜景都行,被富比士雜誌(Forbes)譽為「世界七大令人期待的公園」,從109年啟用以來,累積到訪已超過145萬人次,並屢獲國內外大獎肯定,是台南市民及旅客的熱門拍照打卡景點。
河樂廣場以「城市潟湖」為設計概念,讓民眾在市區就能玩水,中國城舊建物拆除留下的斷垣殘壁漆上白色後,營造出一股古羅馬建築的氛圍。不僅曾被《富比士Forbes》列為全世界7大令人期待公園,也獲英國衛報評比為「全球五大最佳建築」,同時陸續獲得2020國家卓越建設獎、2021全球卓越建設獎、建築園冶獎、台灣光環境獎、第八屆台灣景觀大獎及金點設計獎標章等多項殊榮,超夯台劇《俗女養成記2》也在此取景。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河樂廣場受到國內外媒體肯定,小英總統也曾造訪,稱讚這裡是個非常棒的親水休憩空間。這是市府及建築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市府也將持續努力,為民眾打造優質生活環境。
家住中西區的市民薛小姐表示,河樂廣場提供親子戲水、漫步賞夕陽的散步空間,擺脫了很多老台南人過去對中國城老舊雜亂的負面印象,真的很棒。
小時候常跟家人一起到中國城戲院看電影的林小姐表示,當年中國城附近非常熱鬧,大人都說中國城和中正路是台南的精華商圈,但後來卻逐漸沒落,經過將近三十年後,中國城變身成河樂廣場,但還能看到保存下來的梁柱結構,覺得建築團隊真的很用心,把台南人的美好記憶也一起保留下來。
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指出,河樂廣場前身的中國城,在1970年崛起前曾是府城漁業興盛的運河盲段,1970~1990年中國城以住商混合之商業綜合大樓成為當時台南流行文化指標;1990年後因海安路地下街計畫延宕,阻斷人潮,嚴重影響該區發展。2009年開始中國城都市更新開發相關計畫,歷經18年的馬拉松式都市更新,加上透過國際競圖,才成為具當代國際思維建築理念的開放性空間。
「河樂廣場」的英文名稱為「The Spring」,不僅象徵春天與湧泉雙重意涵,也意味著連結海安路、運河的中正商圈之重生。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