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嘉南大圳開工百年紀念  蘇揆:秉持八田與一精神讓臺日更好
2021-05-08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日治時期由八田與一技師主持興築的嘉南大圳今年適逢其開工滿百週年,灌溉水路綿延超過1萬6千公里,臺南市依《文資法》公告之「文化景觀」之一,至今仍由農田水利署持續管理運作;文化部、交通部、行政院農委會及臺南市政府特於八田與一逝世紀念日(5月8日)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紀念典禮前的追思會,臺南市長黃偉哲先陪同副總統賴清德參加獻花,稍晚則再與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文化部長李永得、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等人來到紀念園區一同誌念八田技師的貢獻,並邀請民眾趁著母親節週末,一同來到紀念園區共襄盛舉。

蔡總統表示,綿延了1萬6千公里嘉南大圳,橫跨了雲林、嘉義、臺南,是臺灣最知名、也最重要灌溉系統;嘉南大圳灌溉的廣大的農田,讓嘉南平原成為臺灣最重要穀倉;這項宏偉的水利建設來自於百年前的創舉和遠見,1920年開始歷時10年才完成嘉南大圳,更是當時東亞第1、世界第3個水利系統。

蘇揆表示,臺灣正逢近60年來未曾有過的大旱,因此臺灣人特別對從過去到現在,為這塊土地的水利建設奉獻心力的每個人,表示誠摯的感謝及肯定;百年前,年輕的八田與一工程師及其團隊,帶領日本人和臺灣人興建嘉南大圳和烏山頭水庫,讓這片原本只能種植花生和蕃薯的旱田,成為15萬公頃的良田,並成為臺灣最大糧倉;因此,蔡英文總統和地方農民今日齊聚,共同紀念八田與一先生及其團隊貢獻。

蘇揆指出,從百年歷史教訓中,我們深深體悟想利用武力統治臺灣威權,均不如用愛、用專業、用關懷給臺灣人留下的感念和照拂;百年來的歷史過往,臺灣和日本互相關心、彼此幫忙,從每次地震、颱風到現在的疫情,甚至許多國際事務,更讓我們體會臺日兩國應秉持八田與一精神,為區域、為臺日兩國做出最溫暖及最有價值貢獻。

蘇揆表示,臺灣在蔡總統領導下,政府會更努力,也期待和日本有更多合作,為兩國人民、區域的穩定和平及世界人類,做出像八田與一先生般歷經百年仍受肯定、懷念的貢獻;這不但是臺灣人的感謝,也是人類歷史上值得尊重珍惜的努力,希望這種努力在全世界更加發揚光大,讓臺灣更好,日本也更好。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懷著肅穆與感激的心情先參與了八田技師的追思會與嘉南大圳開工滿百週年紀念典禮,感念先人投入的莫大心血,不但完成重大的水利工程,也賦予了經濟與文化的意義,也成就了歷史上無法替代的角色,更榮獲了18處臺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之一,衷心感謝八田技師對台灣無私的奉獻與愛。

黃偉哲進一步說,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不僅是蓄水的水庫,也是充滿文化與感謝的水庫,亦是象徵台日兩國人民情誼的水庫;嘉南大圳流出來的水,灌溉了農田亦灌溉人民的心田,無論是金澤市與臺南市,或臺灣與日本,誠摯希望台日人民友誼長存。

文化部指出,紀念會擁有3項重要意義,首先是「飲水思源」,感念所有曾為大圳工程辛苦付出的台日前輩;其次是「珍惜友誼」,台日從百年前為興築更美好生活的共同奮鬥、乃至當代臺灣921地震和日本311大地震的熱心支援,突顯了彼此歷久彌新的真實情誼;第三則是「環境永續」,百年前的大圳工程正是永續發展的最好典範,台日兩國政府亦早已為環境永續做出堅定承諾,透過嘉南大圳存在回應了「敬天、愛人、惜物」當代哲思。

臺南市政府表示,南市府在嘉南大圳上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預計今年都能開花結果,如正在修復當中的市定古蹟曾文溪渡槽橋外,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也預計於年底開幕,屆時將會有耗資千萬打造的多媒體沉浸式劇場,透過文化科技引領民眾認識嘉南大圳的不同風貌。

今日紀念典禮在NTSO臺灣青年交響樂團演奏的「四季紅」曲目中揭開序幕,並採臺南市與日本金澤市(八田與一的故鄉)同步連線的直播方式進行,臺日貴賓一同欣賞由日方編舞的祈福手舞,場面溫馨。

即時新聞: